做个气场强大的辅导员
发布者: admin-xsc 发布时间:2023-11-09 阅读数:135
我们都知道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外在的气场信息,恰恰是辅导员给学生、领导、同事带来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直接影响着辅导员今后的人际交往进程以及良好沟通关系的建立,我相信每个辅导员都想成为一个气场强大的人。不仅如此,每一名高校辅导员都重任在肩,埋种子,系扣子……要是没有强大的气场还真hold不住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重要角色。
那么何谓“气场”?
《气场哪里来》一书中这样科学解读“气场”:它是一种由多重能力综合形成的能量场。人的气场可以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是物理场、生理场和心理场。物理场体现人对周遭环境的把控,生理场是人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心理场则是人的内部经验系统。
那么站在科学的角度,就来谈谈辅导员该如何修炼强大的气场?
一、物理场是指辅导员操控环境的能力。这里的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指国家的政策、制度、体系等,微观环境指人际关系、工作目标、组织情境等。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客观的,辅导员个人的力量又是渺小的,天时地利可遇不可求,辅导员怎样才能做到把控好外部环境,唯有立“本”、循“道”、遵“术”。
立“本”是辅导员必须首先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要求,那就是立德树人,它也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本”好比前面的数字1,没有了这个1,后面有再多的0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做好辅导员工作就一定要先守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在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下功夫。
循“道”是遵循事物发展内在的客观规律。《中庸》讲“天道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所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始终遵循“三律”和“三因”,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辅导员还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除此之外,辅导员要想提升操控环境的能力,还要努力做到“三靠”,即靠天、靠地、靠自己。
“靠天”就是依靠上级的支持。辅导员作为传道者,必定要先明道、信道,这需要辅导员务必关心时事,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把握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学习悟透上级指示和文件内容,清晰学校的发展战略部署,领会领导的正确决议和工作要求,辅导员要始终坚定立场,顺势而为;“靠地”就是获得学生的拥护。“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赢得学生鱼得水,失去学生树断根,没有学生的拥护,辅导员也就失去了成长的空间。一个辅导员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搞了多少活动,而在于帮助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面对00后学生,辅导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他们的问题要有明确答复,不拖延,不敷衍;对他们的需求要予以及时回应,不冷漠拒绝,不掉以轻心。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辅导员成长的未来之“道”,辅导员要始终坚守初心,借势而进;“靠自己”是指辅导员把握外部机遇的能力。自从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可以说辅导员的春天来了,除了政策上的倾斜和待遇上的提高,从国家到学校,还为广大的辅导员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增设了很多比赛和活动的项目,辅导员有了更多更广的锻炼舞台和成长机会,尤其是年轻的95后辅导员,可以说是赶上了职业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应该抓住时代的红利,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把每一场比赛每一次活动都当做是一次历练,因为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辅导员不仅是同路人,更应该是先行者和排头兵,辅导员要始终坚持成长,乘势而上。
遵“术”是辅导员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辅导员的九大职责就是最重要的九大术,因为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是个技术活,所以需要辅导员熟练掌握九大职责中的每一项具体职责,以九大职责不变应方式方法万变;同时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还是个艺术活,需要辅导员因人而异、因事制宜,以方式方法万变应九大职责不变。就拿助学金评定这项工作来说,有的班级学生互相谦让,评完同学之间不仅没有伤和气,反倒班级更加团结,凝聚力更强;有的班级学生是各不相让,还出现了互相举报甚至投诉辅导员的现象。同样的学生,为什么班级之间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因为辅导员的“术”不同,结果大不相同。所以辅导员要在九大职责中高筑墙、广积粮、深挖井,不断修炼辅导员的“术”。
辅导员只有做到立“本”、循“道”、遵“术”,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控周围环境。可见,辅导员强大的物理场离不开牢固的思想基础和万变不离其宗的工作方法。
二、生理场是辅导员内外兼修的力量,也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气场信息,因为它是人的气场的外化表现形式,我们常说“某人气场强大”,往往是指人们可以看得见的生理场,“为人师表”恰恰说的就是教师的生理场。辅导员又该如何修炼生理场做到为人师表呢?
首先,心要敬。只有对辅导员这个职业心存敬畏,对你的学生有敬畏之心,你才会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行,才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会去主动学习、主动成长;反之,作为辅导员如果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学生没有敬畏之心,就不会有自我约束感和职业边界感。
其次,衣要净。辅导员不一定穿得很时尚,但一定要干净整洁得体。试想一下,一个邋里邋遢的辅导员,怎么可能有力度要求学生宿舍窗明几净?一个衣着暴露的辅导员,学生怎么可能会觉得你不轻浮?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对老师的印象一定与她的外在形象有关。记得高中时候有个老师,每天上课总是穿着得体,妆容精致,亲切温和,尽管她不是讲课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都特别喜欢上她的课。可见,良好的形象管理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最后,人要静。这里的“静”是指辅导员急而不慌的沉静、虑而不焦的平静、忙而不乱的恬静。这个真的不容易做到,相反在工作中我们倒是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辅导员:学生嗓门大,辅导员比学生嗓门更大,看咱谁怕谁?遇到突发事件,学生慌慌张张,辅导员六神无主;甚至还有脾气不好的辅导员一着急就口不择言……这样的辅导员,哪还有什么气场可言?
所以,做到心要敬不难,衣要净也容易,做到人要静并非易事。
一是辅导员说话语言要温和。辅导员的工作,除了用脑思考怎么做,更多的是用语言沟通,所以辅导员说话的态度、语气、方式等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与他人沟通的语言同时携带着两种信息:一是传达的内容,二是传递的情绪。而一旦我们带着情绪沟通,那么语言、语气、语调都会发生变化,对方也马上能感受到我们的情绪,往往忽略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所以,辅导员说话语言要温和。
语言要温和,首先是语气要平静。即便身陷繁杂琐碎,尽管早已焦头烂额,仍能做到处变不惊,无论是领导的苛责,还是学生的添堵,不粗鲁地顶撞,不无礼地回应,平心静气一以应之,不给自己留有事后懊悔的余地,不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的机会。
语言要温和,其次是言辞要客观。尽管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需要带着情感去做,但情感不等同于情绪,尤其在面对校园危机事件时,在处理学生利益冲突时,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刻意夸大事实,不故意渲染后果,不过分强调辅导员个人利益得失。
语言要温和,还要传递正能量。语言,最能展示辅导员舌尖上的魅力,语惊四座的汇报、绘声绘色的授课、铿锵有力的演讲和贴心的叮嘱、关切的问候、真诚的鼓励……都能给学生带来元气满满的能量。但语言是把双刃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为师者不经意的贬低、不屑一顾的蔑视、甚至并未走心的呵斥,给学生稚嫩的心灵带来的却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一个气场强大的辅导员,一定懂得驾驭语言的艺术。
二是辅导员做事方法要温暖。纵使学生工作内容千头万绪,只要立德树人的初心不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变,辅导员的工作方法也可以千变万化。在我看来,辅导员的工作方法要有温度,就是要做到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就拿国家助学金评定这项工作来说吧,很多辅导员采取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说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这种做法,我是很不赞同的,虽然在相对程度上保证了结果的公平,但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一定不是我们做教育的初衷。如果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尽管家里十分困难,但宁可放弃参评也不愿意站到讲台上当众诉苦,结果就会无缘享受国家的资助,辅导员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国家设立助学金的目的,还可能导致学生丢失了本该有的感恩之心和互助之情。所以,一个气场强大的辅导员,不仅拥有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的细腻心思,一定还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温暖方法。
三是辅导员举止要温文尔雅。辅导员得体的形象、优雅的举止、恰到好处的言谈,会立刻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会是良好沟通的开始,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力量也许胜过任何一堂唾沫星子横飞的说教,如若春风化雨。大学是青年人价值观包括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衣一品,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前提。所以,辅导员的生理场离不开强大的心理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外表优雅、内心从容的辅导员,但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工作的历练。有个词叫“相由心生”,还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的脸上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吃过的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理场往往是心理场反射出来的外在表现,一个人气场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她的心理场强大,心理场才是人们所思所想的聚集地。
三、心理场是辅导员的内部经验系统,它是辅导员气场的核心,也是最需要学习和修炼的部分。辅导员从初级到高级,从小白到专家,他们的经验来自哪里?一定是来自多年的经历,包括时间的经历、繁杂琐碎的经历、突发事件的经历、活动的经历、比赛的经历、科研的经历等等。这些经历无外乎两点:一是做事,二是学习,在做事中学习,在学习中做事,反复锤炼经验自然就有了。尤其是新手辅导员,不要抱怨事太多,不要抱怨时间不够用,不要抱怨学生不好管,要善于主动学习并综合运用管理学、领导学、心理学等多门专业学科的知识和能量,敢于直面五花八门的难题,应对各种猝不及防的突发事件,迎接各种超乎想象的挑战,只有经历得多了才会有经验。因为辅导员只有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才能与学生同频共振,只有脑袋有料心里有谱,辅导员的教育才会有声有色。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哪怕是吃过的亏,这些在当时看似无用,但人从来没有白费的努力,久而久之你一定能够体会到,那些曾经一度让你疲惫不堪的琐碎、崩溃到哭的繁杂、百思不得其解的无奈、别人不屑一顾的蔑视、不经意偶得的惊喜等等都将成为你的内部经验系统,外化成为辅导员气场的一部分,终将使你百炼成钢。所以,辅导员的心理场离不开高度地专注、深度地专研和广度地专业。
不难看出,气场也是一种本领和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改造而有明显的提升。我们不一定拥有曲建武老师的情怀、刘国权老师的专业、李青山老师的幽默、王银思老师的知性……但可以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细腻,也可以有海纳百川包容万千的胸襟,还可以有不怒自威的气质和无需矫饰的得体,于无声处影响着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轨迹和人生走向。
作为一名工作了16年的辅导员,经历过迷茫,感受过欣喜,体会过无奈,拥抱过愉悦,承受过压力,享受过快乐,挣扎过纠结,彷徨过选择……我认为辅导员的气场,于微观而言,就是临危不惧的心境、化繁为简的技巧和初心如一的情怀;于宏观而论,就是扛得住事儿的责任、摆得平事儿的能力和成得了事儿的格局。
有人说气场就是“有范儿”,没错!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伟大征程中,辅导员要严格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胸怀家国事,心系成才梦,腹有万卷书,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启示学生,用伟大的目标感召学生,用光明的未来激励学生,使他们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拥护者、践行者和奋进者,用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学识和仁爱之心,抒写最美的思政style,点燃更有力的新时代辅导员的中国范儿!